排列整齊在案頭上的書,是用來振作自己的。
只是這樣放了好久好久,仍不見振作的身影。
回到房裡,就只想攤著賴著,
當學習失去非要不可的動機,
拖著懶散的自己著實費力氣。
繼續深造,莫非不是我的夢想?
是的,念茲在茲,卻只是築了夢,任由荒蕪。
和七八年前的自己相比,我變了很多,
在對自己夢想的實踐上,似乎失去了要就要得到的氣勢。
也許是人生態度不同了,也許是價值觀念改變了
也許是不盲目追逐世俗,也許是自己好逸惡勞了
用個理由說服了自己,這樣過了兩年。
走到今日,除了見證自己還算堅強外,
空盪的心理再也撐不住那薄弱的理由。
是否要再給另個理由,在未來的兩年不質疑的往前踏去。
老友說:
我們總是在六樓想著十樓的事,卻忘了自己是否有認真的蓋這六層樓。
突然,不知怎麼用這比喻來套用自己的狀況。
過去、現在、未來 ㄧ脈相傳,也懂「活在當下」是利多於弊這道理。
只是這道理 我找不到屢試不爽的萬用方法。
因為 疲倦時,我也是渴望巴望著有人陪。
只是這樣放了好久好久,仍不見振作的身影。
回到房裡,就只想攤著賴著,
當學習失去非要不可的動機,
拖著懶散的自己著實費力氣。
繼續深造,莫非不是我的夢想?
是的,念茲在茲,卻只是築了夢,任由荒蕪。
和七八年前的自己相比,我變了很多,
在對自己夢想的實踐上,似乎失去了要就要得到的氣勢。
也許是人生態度不同了,也許是價值觀念改變了
也許是不盲目追逐世俗,也許是自己好逸惡勞了
用個理由說服了自己,這樣過了兩年。
走到今日,除了見證自己還算堅強外,
空盪的心理再也撐不住那薄弱的理由。
是否要再給另個理由,在未來的兩年不質疑的往前踏去。
老友說:
我們總是在六樓想著十樓的事,卻忘了自己是否有認真的蓋這六層樓。
突然,不知怎麼用這比喻來套用自己的狀況。
過去、現在、未來 ㄧ脈相傳,也懂「活在當下」是利多於弊這道理。
只是這道理 我找不到屢試不爽的萬用方法。
因為 疲倦時,我也是渴望巴望著有人陪。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