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想過
認清真相的過程 是這麼的痛苦
逐漸能體會
那些寧可活在謊言裡的人的心情
也許不是旁人見解的 自圓其說、執迷不悟
而是想相信那長久倚賴的價值系統仍舊存在
我一向看不慣不公不義的事
但殘酷的是 勢單力薄這個現實
讓我不得不去衡量須承擔的風險
我不打 沒把握 的仗
從來沒想過
認清真相的過程 是這麼的痛苦
逐漸能體會
那些寧可活在謊言裡的人的心情
也許不是旁人見解的 自圓其說、執迷不悟
而是想相信那長久倚賴的價值系統仍舊存在
我一向看不慣不公不義的事
但殘酷的是 勢單力薄這個現實
讓我不得不去衡量須承擔的風險
我不打 沒把握 的仗
是不是到了30歲以後
「桃花」兩字 就特別引人遐想
禮物櫃裡的「祝福!」心意
看得我 丈二金剛
留言版上 不解的問著
「是暗戀還有桃花嗎?身價挺火熱的意思嗎?」
大家都在問
什麼是「我的暗戀桃花源來囉~」?
大家都在猜
八九不離十 跟我的「正宗桃花」有關
一大早被小天使熱情的叫喚聲給吵醒
睡眼惺忪的簡單梳洗後
小天使很內行的問:「姐姐,妳要保養了嗎?」
我拉開椅子坐在書桌前
把瓶瓶罐罐擺在面前
每一個動作總有個「這是什麼?」的問題等待我回答
我發現 女生愛美 根本就是 天性
「等你18歲時,我再教你保養化粧齁~」
「好,那我18歲時是不是也可以戴你送我的耳環了?」
「可以啊,等18歲那就是你的啦,當然就可以戴囉~」
是否能安頓好那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
我其實 沒把握
靠著 對自己的承諾
在反覆表達與劇情發展下
我 增強著自己選擇
那個 不熟悉的自己
我明白 自己的恐懼
來自於對未來的無知
更明白 一昧執著於
一條找不到出口的路
上週五晚上一看到
行政院:公務員10月9日調整放假,中秋5天連假
本小姐便以報馬仔的速度用E-Mail廣為宣傳
迫不及待想通知我的親朋好友這意外的禮物
我天真的以為 沒人不愛這個禮物的
直到 已消失在板上的老弟捎來回信
幹!
老姐你最好繼續用這種新聞來刺激我啦!
被這些倒扁運動一搞
我們小兵最無辜了
這世界 事事「相對」呈現
一好 一壞
一善 一惡
一親近 一疏遠
一熱情 一冷淡
一個自卑 一個就會自大
姿態越 卑微
越容易引誘 無情對待
多情還是無情 也是相對
這世界 很多事是沒理由也問不出理由
清醒在週日的大清早
心裡迴盪的還是昨天與Una結束談話前的真情對話
我:有想過我們會認識到現在,還變成很重要的朋友嗎?
U:嗯,沒有。我都是順其自然,因為我其實很孤僻,要當我朋友很不容易。
我:這話對我就不準了,妳對我還蠻熱情的。我的人生每個階段(國中、高中、大學、工作 )都只會留下一兩個好朋友。
U:我也是,只有一兩個,但都是一生一世。
我:你和Carol應該是我混網路這幾年的最大收穫。
我:把網路生活當成人生縮影看待,其實就能釋懷與輕鬆面對,人的來來去去。 現實生活不也是如此。有緣的人,就是會在一起、會被記得、會被同等對待。
U:嗯嗯,對啊!
我:謝謝你陪我這麼久
連續兩天打到08:30以後的卡
道路封閉造成令人難耐的綿延車陣
讓我的假卡平白無故請了兩個小時的事假
什麼都不順時 火氣便特別大
還好聽到這首搖擺的歌
有稍稍降了我那快爆的火氣
*
Una姐妹給我兩個有趣的部落格
要我多學學火雲邪妻的馭夫無術
欲觀賞者,請搜尋
一二三幸福人 - 一二三幸福人之愛妻便當日記
火雲邪妻 - 老娘幹嘛這麼累之我是鬼嫁我怕誰
在他們夫妻倆逗趣的文字下
我難得像個白痴對著螢幕噗嗤猛笑
一直樂觀相信 網路的使用
當我慢慢能將故事說完
不讓一滴眼淚落下
我真的想為自己的勇敢 拍拍手
至今我已經說了四遍故事
企圖藉由重複描述
來堅定自己雖然跌到了 但爬的起來
而且會用很短很快的時間 重拾笑顏
因為我相信我
有上天的眷顧
有姐妹的情義
我的手在抖...
心跳的很快...
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
這是老天爺對我的眷顧嗎?
讓我這樣毫無預警 毫無準備 輕易的 看清了 事實
我不知道此刻應該有什麼情緒才叫正常??
知道真相 真的很殘忍
但我仍感激您(老天) 一棍把我敲醒
發現自己行為模式有著可笑的荒繆
逗留原地 只是反應了心理那小小的掙扎與不切實際的盼望
當時間晃眼走到自己預設的Deadline
是否才能 真正死了心接受自己編撰的劇本沒有開拍的可能
在與Ling的讀書會中 在與Linda的電話交談中
我明顯感受自己那「重重提起輕輕放下」能力的缺乏
自限於死胡同中 自溺於感傷的感覺
我逐漸變成了一個自己都不欣賞的人
Linda昨晚一針見血道出
「妳下意識的直覺反應,不論哪種答案都是難過的感覺
開學前夕 早上的車流變多了
加上連日來道路擴寬工程的施工
上交流道前 先聽警廣了解路況
來決定當天的行車動線已是每天的例行公事
今早 一如往昔塞在車陣裡
按耐著堵車的煩悶
聽著收音機緩緩哼起了
我的寶貝寶貝 給你一點甜甜
我一如往常的出門
在八點交通雍塞時段
經過該轉彎的路口
往北高雄的方向行駛
把心情調適到不再對他人有期待
專注探求內在需求中能力可為處
我獨自踏進高雄靜思堂與慈濟師兄姐結緣
在祥和的樂音中感受暫無罣礙的平靜
這是我送給自己的第一份禮物
喜歡在明誠路的摩斯漢堡邊用餐邊閱讀
恩 最近的我很忙
忙著調整與催眠自己
希望這一日來到時
可以接受並準備好將晉身大女孩的事實
上週從人事手上接過聘書
看著聘書落下至101年7月31日止的應聘年數
我驚呼著時間竟在缺乏意識下悄悄逼近100年
那惶惶不安的情緒 就如同面對自己30歲的到來 莫名難理
六年的長期聘任 雖是種形式 但的確是工作的確保
只是下一個六年 會是何種光景 我似乎少了 想像
我想換顆腦袋 如果換不掉
至少讓我換掉這10年自以為合適自己的價值觀
望著案頭上準備拿來應試的心理學書籍
我灌輸、信仰也學習看齊多年的價值觀
竟也不敵現實 在我心理起了反動
像是要將自己武功廢了
那是一種很深的自我否認
如果10年最後只證明了自己信仰了一個烏托邦世界
我是該為自己的愚蠢氣憤?
還是替自己終於清醒慶幸?
小V的安全帶從週二開始秀逗
因為平常日找不出時間進廠維修
所以一連好幾天都是冒著生命危險
假扣著安全帶開上高速公路去上班
和TOYOTA鳳中廠預約今天進廠檢查
一位身穿綠衣的維修人員步出詢問
這位相貌斯文、談吐有禮的弟弟
沒幾秒就擄獲了姐姐我的芳心
(雖然一身油漬,但不掩認真男人應有的帥氣 )
把近日遇到的開車問題
中午用餐時同事聊起近來讓她心情不太好的傳聞
連帶讓我想起同學目前在服務學校的人事處境
從大三開始到工作這些年來
不論是自己親身經歷或是旁觀他人經驗
我體驗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似乎是群居的人們難以倖免的
91年初我換掉用了25年的名字
改了兩個很中(男!?)性的字眼
官方(長輩)版的更名動機是擔憂我在工作上犯到小人
事實上,對於更名這個動作,更有當年我想掙脫感情挫折、重新生活的暗自期許
四年了,很多人問我:「改完名字後有沒有感覺比較順?」
自從3月份再度進劇場看戲後
一到月底火速到文化中心藝文資訊放置櫃掠奪
成為每個月必做的例行公事
看劇和看電影有異曲同工的作用
除了能體會戲中悲慟、感動、無奈、嘲諷、哭笑不得的糾結情緒
演員直接的生動演出、舞台空間巧妙的設計、燈光音效的相對配合
是讓我忍痛投資在比看電影還要昂貴但更有衝擊效應的劇場上的原因
對於看劇談不上有研究,單純只是喜歡那種氣氛
有時會想12年前若真去唸了台藝大的廣播電視
現在的我是否會比較有藝術素養與概念?
一些政治人物最近有意無意地以第一夫人吳淑珍的健康為主題,企圖延緩社會對第一家庭弊案追緝的力道;說什麼吳淑珍現在血壓低至若干、一日頻尿若干,第一家庭的狀況實在夠慘了,行政院長蘇貞昌還要大家「給別人一些空間」,言下之意,大家不要逼人太甚。
這些言論讓人憤怒。為什麼在目前整個第一家庭涉及的案子還在調查中,這些應當理性、以社會公義為念、人民福祉為先的公僕們,就想用這樣的措詞塑造出一種社會氣氛:因為第一夫人身體不好、因為陳幸妤快生了,他們這些女人家實在夠可憐的,所以請大家就放了他們一條生路吧。
說出這種話的人,跟女兒結婚、金孫出生、兒子娶媳時說:「我現在可以安心拚經濟」的陳總統,幼稚、無聊,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台灣各方面的建設和發展已經被這種牽拖、移轉式的心態和語彙,耽誤了好幾年,對這樣一位任內毫無建樹的總統,我們實在招數有限(罷免案儘管是許多人的願望,但難度之高,大家也清楚不容易成案),現在連最起碼的司法正義都還要在這種廉價的同情下打折嗎?
說吳淑珍血壓四十的王金平、要大家放一條生路給總統的蘇貞昌、為吳淑珍頻頻唉聲嘆氣的葉宜津,真的有那麼多愛心,分一點給這六年來,被這樣無能的政府害得走頭無路的市井小民吧;分一點給那些燒炭的家庭;分一點給那些失業的勞工;分一些給不快樂、沒希望的大家吧。
該給、能給總統一家人「一條生路」的是他們自己。若是在過去的六年裡,他們沒有仗勢貪婪、沒有做不該做的惡事、沒有說不該說的謊言,今天會有這樣一個難堪的局面、會有這樣一個無路可走的困頓?
其實,台灣對這第一家庭已經寬容到不可思議了,想想看,陳總統身邊的人出了多少紕漏、惹了多少事、犯了多少錯?今天,整個社會才稍稍開始要來追究,檢調才剛剛要展開必要的法律動作,王、蘇及一干綠委馬上跳出來大喊「夠了」,這些人的正義天平在哪裡、良心在哪裡?台灣還有沒有法律、還有沒有公義?
午夜夢迴,趙建銘真的那麼理直氣壯、覺得自己被冤枉了?與陳幸妤結婚五年,他算算,自己的資產增加了多少?手上的錶、身上的名牌,他真的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在日漸消瘦中,吳淑珍是否想過,為什麼自己家裡每天巴結大隊都如車水馬龍,但是,她的心,卻愈來愈孤獨;為什麼手上的鑽戒愈戴愈大顆,生命的能量卻愈萎縮愈小?陳總統有沒有想過,為什麼2000年時,人民用歡天喜地的心迎接政黨輪替,如今,一半的人認為總統應該自己走人?是人民對不起陳總統、還是陳總統對不起人民?這個家庭整個迷失了、瘋狂了、貪婪到令人瞠目結舌。
然而,因為他們自己的道德崩潰,也造成台灣難以言喻、影響深遠的價值錯亂,對台灣來說,第一家庭所帶來的後遺症與傷害,不知道還要花上多少時間一點一點修復、重建,這將是一樁漫長而巨大的道德復建工程。
老實說,現在整個台灣的「血壓」不會比第一夫人高多少;整個社會的沮喪程度,不會比第一家庭低多少。第一家庭,沒有資格要求台灣人「留一點空間」給他們。錯了就錯了,該追究就要追到底;也奉勸那些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不要濫用、錯用你們的同情;過去,正因為你們的姑息、放任、忽略,讓陳總統帶著一家大人、左右親信為所欲為、貪贓枉法,把政壇、企業界甚至於醫界、教育界搞得烏煙瘴氣,現在「待從頭、收拾舊山河」都已經慢了、晚了;如今,難道你們難道還要從中作梗、延誤調查嗎?不要錯第二次!你們應該要加入的是人民追討正義的行列。
沒有人應該為第一夫人的血壓負責,除了她自己。